当前位置:宇宙浪子 > 散文小说 > 人物专访 > 浏览文章

风雨沧桑五十载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24日浏览:

风雨沧桑五十载

——记甘肃飞天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第三工作站渭源放映员钱进宏

                  口述:钱进宏   整理:金宏强

风雨沧桑五十载

渭源县是古老渭河的发源地,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是黄土高原与西秦岭的交汇点,是游牧文明和农业文明的交汇点,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公元前205年设立县制,名首阳县,归属陇西郡,公元551年改名渭源县。境内融汇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三大古代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灿烂。

渭源县农村电影的故事,则要从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开始,为母祝寿的国民党二十集团军八十七军中将军长周祥初(渭源县城人)随军车带来队伍上的放映队和发电机在县城下北关打麦场上放映的一场《欧洲激烈战事》,这是渭源群众第一次看到电影。新中国成立以后,1951年,甘肃省电影发行放映部门派出了以宋继德为队长的省流动电影队前来渭源、会川两县巡回放映。上映的电影有《大地春光》《翠岗红旗》《上饶集中营》《赵一曼》等,深受群众欢迎,每场观众达千人以上。自此,渭源农村电影真正拉开序幕。

“我很幸运选择了这样一份职业,用光与影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见证了岁月的潮起潮落,也给自己留下了独一无二的一份记忆。四十七年来,虽然我放的不好,但是我一直在坚持,一直在学习,一直在努力。”在渭源农村电影的放映历史上,有一位放映员一直在坚持,而这一坚持就是四十七年,他,就是钱进宏。

钱进宏,男。1955年5月生于甘肃定西市渭源县路园镇,曾用名,钱进鸿,1970年毕业于路园中学,高中文化程度。现为甘肃飞天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第三工作站渭源县的一位放映员。1971年开始从事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至今已47个年头了。47年来,钱进宏为老百姓放电影8000场,累计行程4.8万公里,观众120余万人次,先后5次更换放映设备,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胶片放映机到数字放映机,从录像带到光碟再到数字电影,钱进宏经历了农村电影事业的变革,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村从落后到富裕的巨大变化。

1971年6月,初中刚刚毕业的钱进宏被路园公社聘请为农村放映员,承包路园公社所辖11个村的电影放映工作,每月工资36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定西市渭源县,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很是匮乏,观看电影是百姓茶余饭后最重要的娱乐休闲生活,也是百姓获得精神食粮的主要渠道之一。“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播放的电影以黑白电影为主,比如《南征北战》《白毛女》《沙家浜》等等,虽然片源少,但看的人多,只要有电影放,相邻村子的男女老少都会来看,特别是《战洪图》《闪闪的红星》等电影,几乎场场爆满”钱进宏说道,“改革开放后,《地道战》《地雷战》等抗日战争片很受欢迎,观看得人也特别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刘三姐》《小花》《庐山恋》《甜蜜的事业》等彩色影片渐渐多了起来,武侠片《少林寺》和国外引进的《茜茜公主》,更是将电影推入了全盛时期。钱进宏回忆,当时这两部电影放映期间,那观众简直是人山人海,草丛中,墙上,树上都是人。由于电影胶片紧张,他们是用“跑片”的形式一个晚上要为好几个地方放映电影,一般都要放映到下半夜。虽是下半夜,但仍有很多人等待着,不少青年男女更是撵着他们跑。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自此,中国农村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作为一位出生在农村的放映员,深知农村文化生活的严重匮乏,人民群众的知识文化和业余生活都很单调。他认为农村要发展要改变贫穷的面貌最主要的是要改变群众的思想观念。通过电影让农民群众感受到新的观念,接受新的文化洗礼,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他每到一处放映,都会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在放映地当天听到最多的话就是:“电影师傅钱师又来给我们放电影了,今天赶快吃饭,饭后去看电影。”辖区内的这些老百姓对他也是无一不熟悉和喜欢。每当放映结束时,大家都会热心的帮他收拾放映设备,这些都成为他“为群众带去文化娱乐生活”的坚定信念。

文艺反映时代,影视镜像历史。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值得。在电影梦想支撑下的钱进宏等来了农村电影发展的新机遇。

为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1998年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提出了农村电影放映“2131”目标,即在21世纪初,在广大农村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由国家财政补贴,让农民免费看电影。2005年,有关部门在全国推行“财政买单,送电影下乡”,让每个农民能免费看上电影。“有国家财政补贴,村民不用再掏钱买票了。”他说,农村现在的露天电影,主要是老人和留守孩子观看,一场电影最多也就一百来人,有时候只有几十人。虽然看的人少了,但这并不代表农村电影的衰败,人们观看影片的类型却多样化了。

“七八十年代,农村还没有电视,一放电影就会有一两千人来捧场,非常热闹。每次出门我都要拿很重的‘装备’,放映机、胶片、幕布、三脚架、电线、竹竿……刚开始是毛驴拉着架子车,遇到交通不好的村子,都是步行着背着机器去,有些地方远,走上老半天才能到,很辛苦。但是只要白色的灯光一打,各种神奇的人物、有趣的故事跃然于幕布,大伙儿笑着鼓掌,议论着,我就觉得值,看到老百姓高兴我就高兴”钱进宏说,有时遇到雨雪天气,道路泥泞,架子车车圈上全是泥,走几步就要把车圈里的泥巴用小木棍捅出来,才能再走上几步,要走很长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特别是那时候,弄村都没通上电,放映用电都是发电机,非常辛苦。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白天赶路,晚上放电影,每次回家时已是凌晨两点多了,有的时候甚至回到家里时都是凌晨四五点左右。但是现在,农村发展好多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以前有了非常大的变化,现在农村的道路都是水泥硬化路,骑着三轮摩托车很快就能到放映村,而且现在使用的中科放映机特别轻巧。

四十七年过去了,钱进宏依然收藏着自己曾经放映过的电影放映机,1971年的第一台8.75毫米放映机到第二台16毫米溴钨灯放映机到第三台自己集资购买的疝灯放映机再到2011年的老海威机以及2018年甘肃飞天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配发的的中科数字放映机,他都完整地保存着。“有人曾找我高价收购,我都舍不得卖出去。”他说,这些电影放映机不仅是农村电影放映的历史,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农村电影发展变化的见证。

钱进宏说,每一次设备的更换,都代表着农村电影放映的一次变革,从8.75毫米的放映机到总公司今年给我们配发的中科放映机,全新的立体声数字电影机,精准的GPS定位,便捷操作的“智慧农影APP的上线”,将彻底告别过去“易损易伤,画面不清,音质模糊,运输不便”的农村电影胶片放映时代。大屏幕、高清晰立体声数字电影机的全面开映,标志着农村电影放映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总公司这项举措是服务三农、服务大众的具体实施,是 “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扶贫工程”的具体实施。在我看来,扶贫不光是要“扶智”,更要“扶志”,科教片让贫困群众具备脱贫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知识和技能不断创造财富,把“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 。“如果我们改变了贫困地区的外在面貌,却没有改变贫困地区人们的精神面貌,那么贫困地区的各项发展将会大打折扣,甚至出现因精神贫困而再度返贫的现象。” 我相信,新设备,新的管理模式下的农村电影,在脱贫攻坚中起到关键作用。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一村一月放一场电影”工程实施的第20个年头。“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农村放映员,要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要勇敢面对目前的两个挑战:一是解决好放映场次与放映宣传之间的的矛盾。虽然现在家家都有电视、互联网,但观影人数总量不减,我们要用优质的服务求得生存,高质高量认真地放好每一场电影,在我看来,农村电影不是没有人看,而是我们放的还不够好。二是处理好设备老化与放映质量之间的矛盾。面对新设备,我们要认真学习,维修技术更精,用我们热情、经验、技术、智慧,整合资源,积极地破解和克服前进中的问题,努力完成场次任务,才能把党的文化惠民政策及时地送到农民家门口。”

随着年纪增大,钱进宏说他的记忆力不如从前,虽然现在使用的中科放映设备,使用GPS定位传送场次信息,总公司的监控监管模式非常科学,但为了保证完成年度放映任务,钱进宏还是手动制作表格清单来确认放映事项。每次放映前,他都会对照清单一一检查,关注天气预报,确认放映时间地点和片名,确保不遗漏放映设备。他说:“只要我还有力气,还能动,就会一直放映下去。”

有一种伟大叫坚守,有一种崇高叫执着,有一种精神叫奉献。四十七年来,钱进宏不畏严寒酷暑,一直坚守在农村放映阵地,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他都会准时地将一场场电影送到老百姓心中。四十七年来,每一场电影、每一次放映,都成了岁月里最弥足珍贵的故事。对钱进宏来说,放映员早已不是他的职业,而是一份他热爱干的事业,寄托了他的生活梦想。“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让边远地区的村民看到电影,享受到电影带来的快乐,心里就暖和,就感到值得。”